诸大德等咸思命难,饮气吞声。[3]实乃勇身,先见口云:
不伏此理。万刃之下,甘心受罪。
遂杖之放还。抱思旋京,晦迹华邑,处于渭阳之三原焉。信心之侣,敬奉如云,情计莫因。遂感气疾,知命非久,欲与故人相别。而生不骑乘,乃令弟子四人各执床角,舆至本寺。精爽不杂,召诸知友,执手诀云:
实以虚薄,妄厕僧俦,一期既至,知复何述。但恨此身虚死,未曾为法,以为慨然。近梦阿私陀仙见及云:"常得出家。"想非徒说。
少时,卒于大总持寺。春秋三十有八。即贞观十二年正月也。
实自生能不入市□,不执钱宝,不求利涉,三衣瓶钵常不离身,虽当日往还,而始无辄离。志行严肃,殊有轨度,摄诱多方,故四远道俗、逃放之僧,多依附之。亲侍沙门七人,皆供承有叙,通共嘉焉。总持故塔,修奉者希,实香灯供养,以为己业。病转就笃,渧水不通已经旬日,侍人非时进浆,实曰:
大圣垂诫,其可欺乎?吾见临终犯戒者多矣,岂使累劫之诚而陷于一咽者哉?
遂闭气而止。又问以终事,答云:
譬如弯弓放矢,随处即落,观于山水,末有亲疏之心。任时量处,省事为要。
乃葬南郊僧墓中。斯亦达性之一方矣。终后,三原信士,方三十余里皆为立灵庙,夜别四五百人聚,临如丧厥亲。迄于百日,众方分散。
版权所有:金刚经常识网